首页

搜索 艾彩足奴视频

时间:2025-05-29 15:21:08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68836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健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这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有力体现,对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

  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与党和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密不可分。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亟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但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扩容提质增效。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产业与就业的重要环节。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将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谁服务”,精准发现识别服务对象、摸排判断服务需求;围绕“服务什么”,完善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怎样服务”,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围绕“谁来服务”,打造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围绕“服务提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以“五个围绕”为实施路径,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巩固就业稳定态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山东推出“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四川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基地……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以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定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辽台经贸交流合作周在沈阳开幕

5G切换按钮被关?运营商方面这样回应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上的创新实践,使命重大、任务艰巨、矛盾复杂,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要求是直面问题、抓准问题、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破障除碍中打通坦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改革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在斗争中全力解决各种艰难复杂问题,从而取得成功和胜利的,新时代以来又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将夺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伟大胜利。

消费增速垫底,杭州怎么了?

山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还一体谋划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等方面,部署一系列具体改革任务。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过半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今天(12日)一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10月25日起,将对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

第76集团军某旅开展夜间飞行训练,夜幕下战鹰呼啸升空

二是顺应智能化体验性消费需求趋势,智慧商圈等无接触式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打通了线上、线下渠道,带动实体销售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